土壤普查是一项涉及广泛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多种土壤类型。以下是常见的土壤类型:
砂质土: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颗粒较粗,含水量较低,第三次土壤普查,适合种植耐旱植物。
黏质土: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土壤颗粒较细,含水量较高,适合种植水生植物和喜湿植物。
壤土:介于砂质土和黏质土之间,土壤颗粒中等,第三次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数据质检,含水量适中,适合种植多种植物。
红壤: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带地区,土壤颜色呈红色,富含有机质,适合种植水稻、茶树等。
黄壤:主要分布在带和暖温带地区,土壤颜色呈黄色,富含有机质,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
土壤普查涉及多种土壤类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估。
4.2.3样点编码预布设的每一样点,实行“一点”制度,赋予一个16位的样点编码,即县级行政区域代码6位 土地利用类型4位 样品类别1位 序号5位(00001…)。
编码-6位为县级的各地行政区划代码,含前2位的省级编码。
编码第7-10位为国土三调土地利用类型编码,第7-8位为土地利用类型的一级分类编码,第9-10位为土地利用类型的二级分类编码。
编码1位为样品类别,表层样为0;剖面样由上及下,发生层为1,第二发生层为2,第三次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第三方,第三发生层为3,第四发生层为4,第五发生层为5,第三次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实施方案,第六发生层为6。
编码2-16位为县级样点顺序码,由普查工作平台生成该顺序码。
第三次土壤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和分布情况。在这次研究中涉及的众多因素中,关键的是各种类型的土层结构、质地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等指标参数的研究与测定.这些数据对于研究作物的生长习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至关紧要的基础资料根据中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办公室制定的《二次农普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样方法规(GB9077-88),将耕地按其不同的利用方式分为水田、旱地和水浇地进行观测记载,每块耕地的采样点数不应少于6个。在一个县(市)内随机取15个有代表性的乡,再从每个乡镇抽取3~4个大农户所代表的小户群进行混合样品分析化验.通过上述抽查测算得出不同类型水稻土亚类的发生分类单元划分标准:由低到高为灰泥草甸潴育型→潜育稻保肥渍润偏酸;由高到底为淹迫还原腐殖质积累弱酸性或中性→正常氧化暗棕红色淀淀积型或盐基交替脱碱倾向中性或碱性从上至下划分为ABC三层:A一有机碳>2%>全磷